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专注主业实业,潍柴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

发布时间:2019-11-05 10:17|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主业实业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企业是主业实业的载体。眼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曾经依靠实体经济创造出了辉煌的过去,未来也必将依靠实体经济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11月3日,在由国务院国资委、新华社、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山东省国资委、济南市人民政府、经济参考报社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围绕“聚焦主业实业 争当高质量发展主力军”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20余年的治企经验和思考。



■大胆改革  三个“必须做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的把改革向更深推进,是推动国有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经。谭旭光认为第一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推动市场化改革。

他回想起刚刚接手潍柴时,潍柴已经濒临破产、找不到厂长,企业面临着急需剥离副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题。时年37岁的谭旭光毅然决定破釜沉舟,把所有副业都剥离,轻装上阵再出发。改革手段归根结底三件事: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员工收入能高能低,用低成本实现企业改革,将国有资本激活并使之增值。

2009年,谭旭光操刀组建山东重工集团,复制了潍柴改革的经验,彻底改变了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的局面,整合了中国最优质的动力系统与工程机械资源,搭建了一个千亿级企业的发展平台。2018年9月,谭旭光又主导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的重组,推动了中国重汽与山东重工在业务、文化等层面进行了协同发展和融合。

第二个必须做到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出去”。2009年,海外收入只占潍柴总收入的21%,如今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38%,潍柴已经成长为一个典型的跨国企业。

第三个必须做到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潍柴目前已经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了前列,但谭旭光的目标是让潍柴发展成为受全世界尊重的工业集团。

■心无旁骛  三个“坚决不做”

心无旁骛攻主业,是谭旭光所有发言中最高频的金句。他认为做企业有三个“坚决不做”:非主营业务坚决不作、低附加值的不做、不做重复的规模扩张。  谭旭光说,“我是从技术工人一步步到了今天,我的血里流着柴油。”优秀的企业家要掌控好这个企业,首先是看他的产品战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围绕着发动机的变化,心无旁鹜攻主业,搞一些副业也是相得益彰地支持主业。”

谭旭光以收购意大利的法拉帝游艇为例,讲述了潍柴如何用副业支持主业。他说,潍柴集团收购意大利的法拉帝游艇不是为了做游艇,而是为了弯道超车,知道客户需要怎么设计发动机,目的就是使潍柴步入高端发动机的技术领域,现在全系列高端发动机已经全部布局完毕。”

当被问到如何做好主业时,谭旭光提出三个关键点。一是抓住创新的牛鼻子。创新不光是科技创新,还有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二是压成本、降费用。他用“拧毛巾”来形容算效率的不易,经过一笔一笔的计算,最终实现潍柴的人均产值持续提升;三是抓战略。要认识到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产品是什么样的,为此他曾经花上千万做咨询,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平台向全系列、全领域产品平台的跨越。

■以梦为马  三个“争创一流”

谭旭光还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争第一就是在混。”

当天的论坛上,谭旭光谈到三个“争创一流”,第一个就是产品技术争创一流。他认为一定要做好主业,一家企业如果要靠做房地产等副业挣钱来补贴它的主业,那说明它的产品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第二是人力资源争创一流,第三是文化软实力争创一流。在谭旭光看来,文化是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国企要把最大优势即政治优势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几何倍数的利润。

信仰和梦想,是驱动谭旭光血液里的发动机奔腾不息的强劲动力。会上,谭旭光满怀激情地说:我的梦想就是超越全球最好的对手,做百年品牌,希望85岁的时候,能看到潍柴成为一个国际一流的企业!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