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2019“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实车测试天津举行

发布时间:2019-10-23 10:34|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10月19日,昆仑润滑杯“中国心”2019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实车测试环节在天津内燃机研究所静海试验场成功举行。经过海选阶段选拔出的17款优秀发动机配装于18款整车,同台竞技,角逐今年“中国心”十佳发动机桂冠。



入围发动机在当天通过静态评测和动态测试两大项目20余小项全面评测,评委们最终评选出2019年度“中国心”十佳发动机,颁奖盛典将于12月初在上海举行。

十四年砥砺前行 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是由《汽车与运动》杂志创办,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是我国惟一的、忠实的记录了中国汽车好动力的一项评选活动。”

《汽车与运动》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周丽娟表示,“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自2006年创办以来,知名度和影响力正不断扩大,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汽车类评选活动,见证了中国品牌汽车发动机的崛起之路,为我国的发动机技术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介绍,“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与“沃德十佳发动机”以及“国际年度发动机”并列为世界三大发动机评选,分别反映了中国市场、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上顶尖发动机产品的技术趋势和制造水准。与后两者相比,“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不仅具备了一套完备、公开和科学化的评价体系,而且还拥有适合中国国情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更加侧重参评机型的市场表现及节能减排效果,,更加贴近中国汽车消费者认知水准,更好地体现了对于消费的指导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评测现场,参与评选的汽车厂商都会派出各自发动机工程师参与到实车测试评选环节,评委通过和这些工程师交流可以更好地对发动机的技术性做出判断。与此同时,各家的发动机工程师还可以彼此交流,相互学习。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项评选不只是简单的一项测试活动,更是一个汽车交流平台。该评选在引导消费者由关注车的外在因素到关注车的内在品质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品牌汽车发动机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周丽娟说。

百家争鸣  自主品牌发动机逐渐强大崛起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虽然此次测试名称为“中国心”,但是其评选对象并不局限于中国品牌发动机,只要是在国内生产组装,或配装在国产车型上的进口发动机都可参与评选。并且在17款入围机型中,既有三缸机、四缸机,也有六缸机;既有自然吸气也有涡轮增压发动机;既有柴油机也有汽油机;而从车型上看,既有传统燃油车,也有混合动力车型,可以说涵盖了整个汽车产业内的发动机所有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经过14年的发展,记录了国内发动机产业由弱逐渐变强的历程。今年的17款入围机型中,自主品牌发动机就占了9款。

“实车测试的17款发动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从排放上看,它们也都满足国六B排放法规的要求,油耗表现也非常突出,这就给我们汽车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认识,动力的多元化、技术形式多样化,将会是未来汽车动力发展的一个特色。”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且从整体评测感受来看,自主品牌发动机已经可以与国外发动机品牌相媲美,从技术上来讲已经完全可以同台竞技。”



“这一届评选感觉自主发动机品牌开发能力在大幅度增强,不论从开发手段,开发流程还是人员素质,都有非常大的提高,在发动机开发上,已经没有了绝对性的技术障碍,和国际上都是处于同一个技术平台,就看谁做得更精细,更深入。”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评委李君介绍道,“从产品质量上,以前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独资品牌之间还是有差距,现在看已经明显缩小了。如果说还有差距的话,可能从某些小的方面,比如可靠性方面会有些差距;而从性能指标来看,已经完全没问题,有些指标甚至还领先于国际同行”。

“跟两三年前相比,中国品牌的发动机产品进步非常大,与外资企业发动机在技术上没有太多的区别,造型也非常好,未来双方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来到现场观摩的丰田汽车公司动力总成发动机设计部主干松尾真二也向记者表示说。

新技术、新应用  混合动力将成新趋势

每年一次的实车测试,不仅是各企业优秀产品同台竞技的大舞台,同时也反映了发动机未来发展趋势的新技术和新动态。

“今年的新技术用非常多,上的非常快,各种先进技术包括增压、直喷、先进的热管理、减摩技术、双喷射技术等,都在我们这一届入围的发动机中体现出来了,可以看到发动机技术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教授级高工、评委尤林华表示,通过今年的实车测试,更能看清汽车产业未来的走势和技术路线,“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已成为了汽车动力发展的风向标。



“跟去年相比,很多发动机在具体技术应用方面,在精细化上面也有了进步。”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敏介绍,之前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大胆引用的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在节能减排上有特殊作用的技术,今年看到的则不仅是简单的引用,而是把这些技术做得更精细化,尤其是一些技术组合,它们的目的更加明确,对技术选择也更加理智。



并且徐敏认为,从今年入围机型名单中混动机型数量大幅增加可以看出,混合动力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双积分政策之后,在燃油经济性法规的严格要求下,混合动力将会越来越普及。

奇瑞汽车动力总成集成院、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总监付晓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明年开始,国家对企业平均油耗法规要求是百公里到5升这样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在过去这两年,各企业都在做一些新的基础研发储备,同时从去年开始,国家对一些政策法规也做了一些调整,整体看来这些调整有利于混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相信从明年开始一些混动技术的产品会陆续投放市场,以满足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法规要求。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