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界有几件让企业感到很“闹心”的事,重点城市和地区实施国6标准,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整车企业是动力电池回收责任主体单位等,哪一件都不会让企业感到轻松。
梳理一下几件事的轻重缓急,实施国六级标准似乎更加紧迫。实施国六标准,国五车辆打折清库,对市场销售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大家对此仍记忆犹新。
7月1日,国六标准在部分城市和地区实施之后,将陆续在全国各地铺开,在先行地区的汽车市场,实施国六标准带来相当大的震荡,在全国其他地区铺开会不会有震荡呢?汽车企业都不愿意看到这种震荡打乱企业的生产销售计划。
召集智囊想应对之策,所有的企业都是如此。个人的思想宽度毕竟有限,走出去,听听权威意见,对于企业寻求应对之道更有帮助。
11月27~29日,“2019国际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汽车污染防治盛会,自从2011年举办以来,每届都有大量的权威专家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士发表演讲,吸引了上千位业内人士参与。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逐梦蓝天,精准减排”,旨在全面系统回顾评估我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标准的发展历程,实施效果,交流国内外主要大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管控措施,探讨当前先进的机动车污染防治相关技术,以及下一阶段排放控制标准的发展思路。研讨会举办期间,也将同时展示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研究的最新成果。 每届讨论会都有精彩内容。在2018年举办的研讨会上,生态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丁焰对国家柴油车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了解读。政策一直引领着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权威部门解读政策,让大家对于政策制定的意图、导向、发展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企业制定战略规划以及在车型规划方面,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北京一直走在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前列,对全国的机动车尾气治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国许多城市参考北京的做法。在研讨会上,北京市环保局副处长艾毅介绍了北京的工作计划。这是有助于汽车企业把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第六阶段排放标准不预设技术路线,中国工况研发进度及标准制定等等,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的重大事项,都首先在国际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提及,或者在国际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汽车市场形势在变,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也在变化。国6标准已经实施,提前实施的城市和重点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这些地区积累的经验是不是能够在全国普遍性的推广开来,大多数汽车企业心中没有足够的底气。
在国6标准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地区只要求单降,而北京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求降低颗粒物,也要求降低氮氧化物,即俗称的“双降”。
在全国实施“双降”的城市并不多,“双降”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双降”的难点在哪里?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各地城市决策者以及汽车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听听已经实施“双降”城市的意见,有助于还没有实施“双降”的城市拿出决策方案,也有助于汽车企业研发的排放技术适应当地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要求。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热点问题都将成为本届研讨会的讨论话题,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将围绕6大主题进行专题报告。
1、国内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与产业发展;
2、国内外机动车排放标准法规动态与经验分享;
3、下一阶段排放标准升级与技术路线;
4、高排放柴油机/船舶排放治理升级技术与应用;
5、在用车排放检测与维修(I/M)制度实施与关键技术;
6、燃料与润滑油评测及其低排放控制技术。
本届研讨会同期还将举办国外先进的“机动车环保与大气环境监测”、“机动车排放检测\监测与治理” 和“一带一路”三大板块的技术与产品展示活动,供参会领导专家代表交流洽谈全球机动车环保领域最新先进技术成果。
我国已经确立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方针,新能源汽车的瓶颈决定了传统燃油车仍然是汽车企业的利润“奶牛”。 面对新的排放污染治理形势,听听权威专家的意见,更有利于企业规划未来。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