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攻坚 就要有大Jiang风范

发布时间:2019-07-05 16:46|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千军易得

一Jiang难求

降成本费用攻坚战

打响以来

各条战线咬定目标

深挖潜能

排难闯关

经过上半年的艰苦奋战

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竞显大Jiang风范



发动机开发二部

轻型柴油机延长换油期

现状描述



使用成本

4DW柴油机冬、夏季切换用油,增加用户成本,不适应用户需求。

磨合油

多品种共线生产,存在带油出厂与不带油出厂之分;存在磨合油残留问题,不同车型的残存比例不一。

生产工艺

多品种的油品导致加注设备增加、增添管线或人工加注,带来设备投资、人工等成本的增加。

改善措施



从研、产、供、销全面考量,开发高品质、低成本的4DW柴油机及通用性长效油品。做到事业部内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领域受益,事业部外部整车厂、用户受益,实现全价值链成本优化与下降。

产品开发

新设计24个通用零件,产品品质提升、成本微涨,产品管理变容易。

生产环节

新设计通用油品CJ-4适用DPF装置,平衡成本,四季通用,且出厂磨合工艺可适用。

销售领域

新开发4DW机型不增加过多成本;不影响配套;外观“时髦”;低保养成本、更高产品质量。

用户受益

保养成本终端用户成本可接受,分4.5万公里三包期,以及10万公里半生命周期两个方面。

验证结果

产品开发与验证:改进零件均通过台架可靠性验证,改善效果明显。

油品生产验证:特殊设计的油品通过台架耐久试验和生产验证,覆盖全部轻型车装车、生产磨合使用需求。

实施效果



整机成本

24个零件优化设计,50%零件成本未变甚至出现下降。

装车油

特殊设计CJ-4油品成本为美孚CJ-4产品(基准产品)的50%,壳牌10W40长效油的53%。

磨合油

替换原冬季磨合油,单台发动机平均20元的降本。

磨合剂

选用路博润抗磨配方,取消了磨合剂的使用,冬季降低磨合剂使用成本达到45万元。

用户成本

新车前4.5万公里(预期三包期内),用户降低保养成本1600元左右。前10万公里,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达4000元。

心得体会

降本无处不在

采取合理的降本措施能够实现全链条的相关方受益,有利于产品的开发、应用、推广。

降本着眼长远

平衡好研产供销各个方面诉求,研发人员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研究,更需要着眼于产品。

锡柴工厂重机部

动力设备精益管理

现状描述



联合厂房中央空调

联合厂房内包括机加工和装配线区域,中央空调控制措施完全一样,但由于两个区域设备发热量不一致,在机加区域体感舒适时,装配区域实际温度较机加工区域低2-3 ℃ 。

乳化液供液系统

在非生产时段,乳化液集中供液系统一直以小循环模式运行。根据乳化液维护要求,每天只需要循环满8小时即可。

空压机

空压机设定出口压力为6.4bar,实际对生产设备的供应压力在6.2bar以上,而生产设备的最低压力需求为6.0bar。

改善措施



联合厂房中央空调

将装配区域设定温度调整为较机加区域高2℃,减少装配区域1-2台风机运行,实现装配区域实际温度提高2-3 ℃,与机加工线基本一致。

乳化液供液系统

在非生产时段,在谷电及平电时段进行小循环,保证每天8小时的运行时间,在峰电时段关闭系统。

空压站

将空压机设定压力降至6.3bar,保证最终供应给生产设备的压缩空气压力保持在6.0bar以上。

实施效果



6DM单台能耗降本46.66元。

心得体会

体会之一

公用动力设备是用能大户,在控制措施上持续挖潜,精益管理,即可取得较好的降本效果。

体会之二

在公用动力设备控制方面,需关注好技改项目的进展,持续分析用能终端的变化情况,优化控制措施。

锡柴工厂共轨制造部

改进阀套生产工艺

现状描述

工艺流程

现生产阀套微孔流量控制加工工艺流程:



占用人工

当前生产单班占用人工4人,工序综合合格率94%;

改善措施



开发专用设备



用自动化代替人工

实施效果



合格率

工序综合合格率从94%提升至98%;

生产节拍

综合节拍降低近50%;

用工人数

单班减少用工3人;

按10万件/年计,质量提升降本26万元,人工降本54万,合计降本80万元。

心得体会

提质增效

发挥在共轨系统领域开发及生产优势,提升相关零部件产能,通过开发专机,提升合格率,实现降本增效。

少人化

自主学习、应用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提升工序综合节拍,减少用工量。

以上展示的是各部门降成本费用的工作亮点、先进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当前,各条战线正围绕更高目标积极行动,全力打好降成本费用攻坚战,为扩大胜利成果争作贡献。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