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领域的两大佼佼者携手合作,将会产生怎样的轰动效应?
日前,康明斯与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宣布:签订五十铃康明斯动力总成合作伙伴协议。据悉,该协议正式确定了双方业务结构,以便抓住市场机遇、联合研发,为全球市场引入新的柴油动力以及动力总成。
事实上,双方合作一事早有苗头。去年10月,康明斯与五十铃签署意向书,承诺在未来几个月内组建项目团队,探寻在产品技术开发、服务及其他合作领域的潜在机会,挖掘包括下一代柴油和天然气内燃动力系统,以及电动动力等新传动系统技术方面的长期合作潜力。
“康明斯与五十铃之间的合作是强强联合,双方必然会拿出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出适合新时期的动力产品,全力抢占商用车市场。”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商用车工作组经理冯峰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康明斯与五十铃的合作,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故事?二者的牵手,又会为行业带来怎样的惊喜?
■两大巨头的“喜结良缘”
对于此次合作,康明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兰博文(Tom Linebarger)表示:“在康明斯庆祝百年华诞之际,我们继续寻找机会在全球展开合作,分享我们的价值观和创新驱动理念。”在兰博文看来,康明斯与五十铃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双方提供了绝佳机会,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产品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提供支持,更好地服务客户。
客观来看,康明斯与五十铃的“联姻”确实是一步好棋。因为双方不仅有技术先进的产品,还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传承。
“总体来说,康明斯是一家比较开放的企业,一般的动力公司都会依附于整车厂,而康明斯则利用自身的技术实力,与各大整车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从而形成规模优势。”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帅石金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康明斯就进入了中国市场,遵循全球化市场规律,采取积极的开放策略。同时,康明斯本土化战略落实的也十分到位。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无论是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西安康明斯等,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这说明康明斯对中国市场的探索比较深入,切中了中国商用车用户的需求。”他说。
五十铃在汽车历史上同样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1933年,五十铃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就着手研发低燃油消耗率、高热效率的柴油发动机,其中DA6柴油发动机从1936年研发成功之后,在整个发动机行业中便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日本柴油机的发展史就是五十铃柴油机的发展史。据悉,五十铃每年生产100万台以上的柴油发动机,迄今为止累计生产发动机高达2000万台以上,大部分产品供给海外市场。
“4JB1发动机就是五十铃的经典机型,这款发动机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研制,并在80年代中期引进到中国市场,直到现在,依然能在很多国内轻卡上看到它的‘身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委员会商用车分会会长颜立兴向记者普及了五十铃发动机的历史,他指出,五十铃发动机一直是轻型车动力领域的代表产品,而且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用户认可度高,直至目前,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仍然拥有较大的保有量。对于此次合作,颜立兴直言不讳地表示,鉴于双方的技术实力和历史积淀,康明斯与五十铃的“联姻”将会有很美好的未来。
针对本次双方合作,康明斯在声明中指出:“两家公司将在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可靠性、排放和燃油效率等方面持续创新,推动其发展,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动力解决方案。”
为何双方的合作重点依旧在柴油发动机领域?五十铃社长片山正则解释说:“五十铃和康明斯都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先进的柴油发动机仍将是全球商用车和工业市场用户的重要动力选择,在电力资源用于高强度作业的发达国家和社会基础设施不足的新兴国家尤为如此。”
“的确,以柴油机为代表的内燃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取代。双方致力于研发新型柴油动力系统的路线是合理且正确的。”冯峰也持有相同观点。
在帅石金看来,双方之所以达成合作协议,原因在于一些共性问题需要面对。“在柴油发动机排放升级速度加快,以及动力电气化的趋势越发明显的当下,他们需要共同面对产品、技术升级带来的挑战,而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研发、运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同时获得更多的收益。”帅石金说。
■是强强联合也是优势互补
业界一致认为,康明斯与五十铃的合作,是强者与强者之间的“联姻”。
的确,从双方的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康明斯,还是五十铃,均是业内当之无愧的佼佼者。2018年,康明斯销售额达23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约为21亿美元。五十铃2018财报(2018年4月~2019年3月)显示,其销售额同比增长3.8%至21491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至1768亿日元。可以看出,双方的业绩都呈现上升态势。此时携手合作,可以借助各自领域的产品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实现1+1>2的效果。
“其实,双方不仅是强强联合那么简单,它们还能在某些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昆明阿拉瑞骐服务站站长孙浩芸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五十铃发动机在行业内被评为“轻拉快跑”的佼佼者,产品拥有高转速、高经济性的特点,而康明斯发动机则属于“动力强劲、能拉能跑”的典型。孙浩芸指出,如果双方能够深度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事实上,双方合作的目的已经十分明确:提高研发效率,强化成本竞争力,以推动全球柴油动力增长,并希望从彼此的独特优势中受益。据了解,此次双方正式签署动力总成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协议,动力总成业务相关的研发、采购、生产等,都将由双方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负责。协议签署后,双方董事将共同组建联盟委员会,以加速推进合作。
■中国商用车市场格局恐生变
康明斯与五十铃的合作,对中国商用车市场格局或产生深远影响。
“康明斯与五十铃深耕中国商用车动力市场多年,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而且还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气动结合’的重卡车型就是引进的五十铃技术。之后,康明斯产品也在中国市场掀起了热潮,与东风汽车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生产出第一批可以进藏的车型。”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向《中国汽车报》记者介绍说。
孙浩芸认为,康明斯与五十铃的合作,对中国市场而言将是一大利好。“早些年,国外企业不会将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带到中国市场,而是将老一代且即将淘汰的技术和产品用于国内。如今,康明斯和五十铃合作研发动力产品,将会在中国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进行先期投放,这对广大用户来说,能购买到动力强劲、经济耐用、安全性高的动力产品,将对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带来明显的推动效果。”
在姚春德看来,双方合作的意义远非于此。“康明斯与五十铃的‘联姻’,意味着商用车行业技术大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各大企业将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以节省研发成本,形成协同效应。同时,两者的合作对中国商用车市场格局也将产生一定影响。”姚春德介绍说,“康明斯在中重卡领域具备优势,五十铃则在轻、中卡领域拥有强势地位。两者结合之后,柴油发动机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都将不断提升,这对本土独立发动机企业而言,将会带来不小的冲击,未来格局也许会因此而改变。”
情况也确实如此,根据《中国汽车报》记者初步统计,康明斯在中国共有19家制造企业。其中6家为发动机合资企业,包括东风康明斯、重庆康明斯、西安康明斯、福田康明斯、安徽康明斯和广西康明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销量排名前4的商用车企业中,有3家企业都与康明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在轻型柴油发动机领域,五十铃的市场地位更不容忽视,我国多家主流轻卡企业都大量配装五十铃发动机。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轻型发动机领域的本土企业,如云内动力、玉柴等承压不小;在大马力发动机领域,潍柴、锡柴等企业也将受到冲击。
虽然康明斯与五十铃的合作会对国内商用车动力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见得是坏事。姚春德认为,近年来我国排放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康明斯和五十铃作为外资背景的企业,排放技术成熟,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强,而且从未出现排放造假的行为。而我国发动机企业排放技术相对落后,应对排放升级较为吃力。虽然他们之间的结合,会对中国企业带来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我国发动机排放技术的提升,对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起到推动作用。”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