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谭旭光:潍柴跨越2000亿元 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发布时间:2017-12-18 11:35|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截至12月18日,潍柴集团收入已经突破2000亿元!全年收入将达到22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这标志着潍柴正式跨入了国际化企业集团行列。”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正式对外发布。

谭旭光表示,明年5月8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潍柴十周年的日子。之前总书记视察潍柴时曾指示:“你们打造了民族品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贡献。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十年来,潍柴一直牢记习总书记教诲,创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

【潍柴已经发生深层次、根本性改变】

潍柴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打造了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黄金产业链,为彻底改变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做出卓越贡献。

2005年潍柴战略重组湘火炬,震撼了全球的商用车行业。他们率先在全球提出动力总成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从2005年到现在,潍柴累计为重型汽车行业提供发动机587万台,提供重型变速箱670万台,提供重型车桥354万根,行业绝无仅有,全球公认。

第二,陕汽重卡进入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前列,成为全球知名的重卡品牌。

潍柴入主陕重汽以来,各级团队价值观高度一致,工作中密切配合,带动了激情创业精神在陕重汽落地生根。陕汽重卡2005年销量仅有1.4万辆,至今累计销售87.9万辆,今年全年销量达到2005年的十倍以上。

第三,围绕补短板、调结构整合全球资源,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叫响了中国制造“潍柴”品牌。

从2009年开始,潍柴抓住全球金融危机的机遇,加快走出去,实施了欧洲并购“三部曲”:试水法国博杜安高速海上动力公司、收购意大利法拉帝全球顶级豪华游艇集团、战略重组全球第二大叉车集团德国凯傲和全球高端技术品牌林德液压;推进北美并购“二重奏”:并购全球最先进的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美国德马泰克、战略控股全球领先的可替代燃料动力提供商美国PSI公司。这些海外并购企业整合后全部实现高利润增长。潍柴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

第四,坚持创新驱动,率先提出产品迈向高端,实现了向高端制造的转型升级。

2010年,我们率先提出迈向高端、挑战全球第一的目标。十年来仅发动机研发投入就超过150亿元,打造了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研发试验能力,拥有国内唯一的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年引进海外高端人才300多名,先后有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2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全集团国内企业研发人员4365人,其中博士86人,硕士2860人。发动机从单一配套重卡,实现了向多元配套市场的转型,在工程机械、客车、农业装备等领域成为最佳主导配套动力,改变了我国柴油发动机的被动局面。法士特变速箱在重型汽车领域占有率超过70%;成功进入大中型客车领域,并成为首选产品;AT、AMT、S变速器、液力缓速器等新产品受到客户追捧。陕汽重卡由过去的自卸车独大,实现了向自卸车、牵引车和载货车等全系列业务的成功转型。



【10年发展 四大体会】

潍柴集团2011年实现收入过千亿,短短6年的时间,就突破了2000亿。总结潍柴近十年的发展,潍柴又四大体会:

第一,脚踏实地,专注自己的主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潍柴在71年的发展中,始终专注自己的主业。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行业如何起伏,无论房地产多么诱人,我们始终都不曾动摇。

第二,永争第一,高定位才能带来高端产品引领。

我的人生信条是要做就做第一,不争第一就是在混。我们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潍柴始终对标全球一流,做最好的产品。我们最核心的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都是国内最好的,国外的凯傲、法拉帝、林德、德马泰克等都是全球顶级品牌。

第三,不断求变,始终充满危机感和敬畏心。

变是永恒的主题,我们总是不停地寻求变化,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葆危机意识,提前进行战略思考和布局。2013年10月7日,我们提出“狼真得来了”;今年4月22日,我们提出“繁荣背后的思考”;9月30日,面对新能源的颠覆性挑战,我们提出“不改变、就灭亡”。这一系列新思想、新定位保证了潍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引领,“约法三章”为我们干干净净做事制定了规则。

1998年6月27日,潍柴新团队一上任,面对困境提出了“约法三章”;2000年3月11日提出了“四提倡、四反对”;2004年3月17日提出了“六项准则”;2010年2月25日,提出了“五做五不做”;2011年2月5日,提出了“八不用”;2016年1月24日,提出了“四个永葆”。这些在不同发展时期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共同构成了潍柴的团队文化,在发展中始终为我们各级管理团队敲响警钟,让我们不忘初心,干干净净为企业服务,堂堂正正与团队共事,兢兢业业对岗位负责,为全体员工做出了表率。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