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锡柴人说奥威|锡柴研发部副部长王一江:由技术跟随向技术引领转变

发布时间:2017-10-25 15:43|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在一汽解放锡柴(以下简称“锡柴”)研发部副部长王一江眼里,锡柴的研发大楼是老的,因为这栋建筑记录下了几十年来锡柴的研发历程;同时这座研发大楼也是新的,因为现在的锡柴更注重技术创新,并开始从技术跟随走向技术引领。

“我们今年又成立了前瞻技术研究院,是锡柴研发的创新举措,目前前瞻院刚刚起步,很多细节还在策划当中,相信很快就可以进行前瞻技术项目的实质研究。”王一江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时说。

做创新谈研发重输入

在我国商用车领域,柴油机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如今,各家企业已开始从根据国际先进技术路线设计研发新产品,向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研发储备新技术和新平台发展。

“锡柴以前走的是以用户需求为参考研发新产品的路子,现在要探索市场大趋势,储备创新型的技术。”王一江说,“我们刚刚完成未来五年的技术规划,主要方向仍是节能减排和高端化,各个新项目预计年底正式立项。”

研发部门不仅是技术专家,还要成为经济专家、法规专家和交通专家。王一江指出,锡柴研发部不仅是在研发一款新发动机,还是在研究区域经济结构、法规变化,研究道路基础建设、高铁建设规划等,这些分析工作决定了新发动机的技术特征和方向,为研发工作的信息输入提供了参考,重输入正是新技术开发的关键。

据悉,锡柴研发部实力雄厚,仅新产品设计相关研究人员就达180余人,涵盖产品验证、试验以及工艺、技改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达500余人。“研发部在人员分配上也紧随市场趋势,除了建立前瞻技术研究院,还开展项目制,比如高端轻型柴油机品牌劲威的研发,就针对两个排量的机型设立了两个项目组,这种灵活的开发机制责任到人,也能保证项目的进度。”王一江介绍说,目前劲威的研发已经完成了国五排放车型的试制,并开启了国六阶段机型的开发。

如今,内燃机行业虽然每年研发投入水平并不比其他汽车零部件领域高,但锡柴每年研发投入却占到销售额的2%以上。

与世界同步实现人才国际化

正是加大了研发及人才储备力度,锡柴才得以有能力满足新产品从立项,到试制改进,再到售后技术服务的全过程需求。

“目前,很多企业仍处在对外联合研发,实施‘一揽子’项目委托合作的阶段,将产品的关键技术都打包给国际零部件公司,企业自身并未真正参与其中。”王一江指出,“如今的锡柴已经跳出了这个阶段,在对外合作的创新项目中,研发主导权已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据王一江介绍,十年前,锡柴与国际先进供应商技术差距较大,中国商用车市场需求和规范化程度都不及国外市场,一些外资零部件企业往往把已经上市许久甚至已经被国外市场淘汰的技术拿到中国来推广,而现在这些外资企业要想在中国获得市场,就必须把最新开发的技术优先拿到中国市场验证并投放,因为中国市场的需求已经走在国际前列,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已经崛起。

“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本土供应商的进步,经过十余年的培养,我们已经可以与国内的供应商进行同步开发,他们有能力支持锡柴走向国际先进水平。”王一江说,“技术升级的关键是要确立目标,确定产品的参数指标,在当下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要靠国际化人才,站在全球市场重新定位产品特性。”

锡柴从2008年开始,积极参加国际市场的商用车及发动机相关展会和论坛,通过这些交流平台,了解全球市场的变化,培养国际化人才,与国际同步接轨。王一江指出,从奥威机型诞生开始,锡柴就对标国际市场,现在国际市场大马力机型需求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锡柴也必须进行相关储备。

据悉,锡柴奥威16L排量发动机项目已经立项,相关开发细节正在研究当中。王一江补充说,“锡柴在国六阶段对奥威发动机本体、电控、排放等系统都进行了全面升级,为其他发动机项目的国六技术升级提供了方向。”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