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专访|李永昌:不应当妖魔化柴油车 标准面前各种车辆应该一律平等

发布时间:2017-08-31 11:33|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李永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李永昌


△ 2月,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9月底前,天津、河北及环渤海所有港口全面禁止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煤炭。

△ 4月,天津港禁运公路煤文件面世,将环保部规定提前到4月底。

△ 6月,深圳依法禁止轻型柴油车新登记注册及转入,逐步实施异地柴油车限行政策。

△ 7月,成都提出3年内逐步取消燃油货运车辆入城证发放。

△ 7月,山东全力推进重型柴油运输车管控,港口将逐步停止使用柴油车运输集疏港煤炭。

△ 8月,郑州公布10月1日起,全天禁止重型柴油车进入四环以内道路。

……

尽管车辆排放标准的升级节奏已经逐年加快,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今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对柴油货车发出了最后通牒。然而,业内人士对此颇有质疑:如果不加区别地将柴油货车打入冷宫,是否科学合理?如果对能达到国五标准的柴油货车也“赶尽杀绝”,那么花了相当大力量制定的排放标准还有什么意义呢?

籍此,《中国汽车报》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李永昌进行了专访,希望从中获得一些答案。

《中国汽车报》:柴油车限行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如果出于环保目的,那排放已相对清洁的国五车辆为何要限行?

【李永昌】:港口及部分城市限行柴油车,理由相当明确和一致:柴油车尾气排放严重超标,为了环保而做出限行决定。目前达国五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确实不多,而且不少排放监测有造假之嫌,要鉴别在用柴油车是否达标,工作量和操作难度大,因此一刀切最简单。其推行结果就是:宁可误伤一万辆达标车,不肯放过一辆问题车。

《中国汽车报》:您认为限行科学合理吗?

【李永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只要能够达到当地规定的柴油车排放标准,就没有理由限行;达不到标准的应叫停限期整改,整改无效的应淘汰。一刀切的做法会造成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不到尊重,能够达标的柴油车受到不公平对待,影响柴油车与柴油机制造厂的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报》:您是说会影响国五、国六排放标准的推行?

【李永昌】:如果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在国内蔓延开来,以至形成全面性、普片性的社会现象后,国五、国六标准将没有存在的意义。

《中国汽车报》:会给整车制造企业和发动机制造企业带来消极影响?

【李永昌】:限行地区柴油车销售量会受影响,这当然会给相关企业带来不安和困惑,也很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柴油机减排工作的信心和积极性。企业目前应当沉着应对,通过行业协会、学会和媒体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这一问题,同时认真做好国五、国六标准达标工作。

《中国汽车报》:是否会影响到卡车用户的生存和就业?

【李永昌】:对于柴油车司机的择业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好在目前一刀切的地区还不是很多。

《中国汽车报》:环保压力逐年增大,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柴油货运行业将康发展的平衡?您有什么建议?

【李永昌】:环保应高度重视,柴油车也应健康发展,二者不应对立。个人建议:

(1)加强排放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时限的宣传,城市、港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环保、交通管理部门的沟通,合理确定限行范围。

(2)环保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在用柴油车排放的监测,改善监测方法和手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一致性和监测效率。

(3)柴油车及发动机生产企业和后处理服务企业都应加强合作,坚决杜绝造假,踏实制造出真正能经受住运行实测考核的国五柴油车,进而尽快推出国六柴油车。

(4)发挥媒体、协会、学会的宣传、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总之,不应当妖魔化柴油车,其实柴油发动机是内燃机中热效率最高的,意味着同等条件下,它要比汽油发动机和天然气发动机更节油。标准面前各种车辆应该一律平等,因此我呼吁媒体与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制止一刀切限行柴油车的不智之举,不要使其蔓延开来。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