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3日,5辆甲醇/柴油双燃料载重车在陕西榆林正式启动运营,路线小纪汗煤矿到榆横电厂。
按照试点实施方案对试点实施期的时间要求,这5辆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在2016年6月13日达到了试点实施期两年的时间要求。
2017年2月9日,榆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林矿业”)收到《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转发工信部关于做好甲醇汽车试点验收准备工作的通知》,榆林矿业承担试点项目的5辆甲醇/柴油双燃料载重车试点进入验收阶段。
试点车辆
7月5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检测中心原主任汤大钢、中石化联合会醇醚燃料清洁汽车专委会秘书长马良、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尹强一行4位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成员来到榆林,在正式验收工作之前对榆林矿业的5辆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的试点运营情况进行了预审查。
专家组首先在5辆试点车辆停放地对试点车辆车况、运行使用情况、相关配套设施、涉醇人员健康状况以及各项安全保障设施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查,结果显示,5辆试点车辆自2015年升级涉醇系统之后车辆运营状况良好。
专家组专家现场询问驾驶员车辆使用情况
在现场审查过程中,专家组专家与试点车辆驾驶员进行了沟通,详细询问了解了试点车辆在试点期间的使用情况。
试点车辆驾驶员表示,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最突出的两个表现,一是车辆动力强劲,二是运输成本低。
榆林是煤炭运输大市,煤炭运输市场的低迷让榆林矿业萌生了寻求运输成本降低新方式的想法,积极承担甲醇重卡试点工作就是榆林矿业为降低运输成本所做出的尝试,而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较纯柴油重卡明显降低的运营成本也达到了榆林矿业参与试点最初的设想和要求。
榆林矿业向专家组汇报试点情况
这一结论的背后有真实的运营数据支撑。
据介绍,试点车辆在纯柴油模式下百公里平均消耗柴油39升,双燃料模式下百公里平均消耗柴油30.8升,百公里平均消耗甲醇15.44升,甲醇柴油平均体积替代比1.88:1,柴油平均替换率21%,按柴油均价6元/升,甲醇均价1.58元/升计算,经济性为10.6%。
试点车辆10.6%的经济性优势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纯柴油车辆的运输成本,但是,榆林矿业试点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试点线路里程较短,启停频繁、工况单一造成甲醇载重车经济性优势没有得到全面发挥以及全面衡量。
讨论相关试点工作
为此,榆林矿业开展了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中长途车辆经济性测试。经测试,中长途巡航路况时,纯柴油模式百公里平均消耗柴油36.5升;双燃料模式下百公里平均消耗柴油20.9升,平均消耗甲醇22.8升,平均体积替代比1.54:1,柴油平均替换率43%。
测试结果显示,与短途相比,双燃料重卡在中长途路况下,甲醇的介入更多,燃烧更充分,经济性更好。
该负责人表示,如果使用甲醇/柴油双燃料牵引车进行试点工作,较之自卸车的经济性表现会更好。未来,可以更多地在牵引车领域推广甲醇/柴油双燃料车辆的应用。
专家组专家正在审查试点工作的各项数据资料
试点车辆运营相关审查工作结束后,专家组还对榆林矿业甲醇/柴油双燃料载重车的各类实际数据资料进行了审查。
最终专家组认为,榆林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提供的原始数据和报告完整、真实,全面反应了技术数据采集系统工作情况。并且,提供查阅的总结报告中所附运营车辆性能检测等报告均由指定的具有国家级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结果真实有效,结论科学合理。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