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节能司巡视员李力:将深化甲醇汽车试点工作
推动甲醇汽车发展,是涉及汽车研发及生产体系、汽车运营管理和保证体系、甲醇燃料加注体系建设,以及多个政府部门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目前,我国已陆续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五省、市正式启动甲醇汽车试点运行。试点过程中,工信部共发布了7家甲醇汽车生产企业和20款甲醇汽车产品公告,形成了乘用车、重型商用车、微型车、城市客车等不同用途的系列车型,甲醇汽车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来看,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整体进展顺利,甲醇汽车运行状况平稳,试点各项工作进行有序,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推进车用替代燃料发展,是对我国制定汽车发展政策和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实践。我国开展甲醇汽车研发和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甲醇汽车研发体系,针对甲醇燃料特有的腐蚀性、溶胀性等问题,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试验验证,基本解决了供醇系统关键零部件可靠性问题,具备甲醇汽车自主研发能力。开发了甲醇汽车动力及排放检测体系,可实现对甲醇汽车、甲醇内燃机产品的检验、测试、评定。
未来,为推进甲醇汽车发展,将从深化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的相关标准体系、积极加强政策引导、探索甲醇汽车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政企都要重视甲醇商用车应用
甲醇汽车发展的形势非常好。据了解,现在除了甲醇乘用车外,柴油甲醇双燃料的重卡技术也不错。我认为,重型卡车采用柴油甲醇双燃料,不仅节约能源,对改善环境也有积极的意义。因为重型卡车多是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比汽油车高得多,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可以提高排放水平,特别是对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有非常好的效果。希望各地对甲醇燃料加注站的建设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加注站的保障,即便用户有兴趣,甲醇燃料也只能在小范围应用。
我国的煤化工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现在重要的是把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利用起来。现在已经有很好的利用劣质煤和CO2制取甲醇燃料的例子,关键是要普及这种好的方法和技术。
现在山西、贵州等省份甲醇汽车推广做的不错,希望以后甲醇汽车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逐步走向市场化。企业需要努力,让政府部门对甲醇重型车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希望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对甲醇重型车发展给予支持,使甲醇燃料真正成为汽车燃料体系的一部分。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姚春德:甲醇商用车节能减排作用可观
重型商用车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技术(DMCC)”,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可大幅改善重型商用车的燃料经济性。一般柴油重卡年行驶里程15万公里、消耗柴油约50吨。一辆双燃料重卡每年可以节省40%的柴油(即20吨柴油),同时需要消耗甲醇30多吨。以柴油6200元/吨、甲醇2000元/吨计算,一般重卡每年燃料成本为31万元,双燃料重卡为24.6万元,节约燃料费用20%。
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国家的能源结构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假设全国100万辆商用车使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模式,一年可节约柴油2000万吨,使用甲醇不到4000万吨。按照每1.5吨煤炭制取1吨甲醇计算,共需要煤炭6000万吨,这仅占煤炭年消耗量的1.5%。同时,每年减少CO2排放2000万吨以上。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