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中国)(以下简称“CES”)2016年客户感恩日暨年产排放后处理器25万台庆典在北京举行。“今年CES后处理器产量25万台,同比增长60%,市场份额提升5%。”CES总经理苟明女士向记者介绍了今年的成绩单。
目前社会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治理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的重要责任,汽车减排更是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康明斯排放后处理器产品热销也就成了必然。“一年25万台发动机后处理器在市场投入使用,相当于氮氧化物每年减排约12万吨,颗粒物每年减排约1.4万吨。”苟明说。
连续多年下滑的柴油机市场今年终于止跌回升,康明斯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今年销量大增,这与柴油机市场的增长吻合。“明年国五柴油机的需求更大,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增长态势还会延续。”苟明对明年的市场前景给出了乐观预测。
■ 销量大增 客户全面拓展
CES北京工厂于2009年正式投产。2013年5月,康明斯与东风汽车在湖北十堰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排放处理设备。目前CES主要产品有碳氢喷射系统、尿素喷射系统、发动机与后处理控制模块、超低排放系统分解反应器等核心后处理子系统。针对特定市场,康明斯还开发出了EcoFitTM系列后处理产品,可适应不同市场的应用及需求,实现了更高效、更兼容的应用选择。
2013年11月,CES累计第10万台后处理产品下线;2014年11月,首个年度第10万台后处理产品下线;2015年12月,后处理系统的关键部件UA2尿素泵实现年度第10万台产品下线;2016年12月,实现了年度销售25万台后处理产品。截至目前,康明斯排放处理设备中国区保有量超过50万套,全球保有量超过320万套。
苟明表示,能够实现如今的成就,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离不开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标准,自2015年中国开始全面执行国四排放标准以来,商用车有了更严格的环保标准,CES的本地化产品和技术开始服务于更多的主机厂和终端用户。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广大客户的长期信任和支持。目前CES的产品不仅供应中国国内各大主机厂和发动机制造商,包括东风汽车、福田汽车、一汽、金龙、宇通、海格等,也为日野、GAZ、PAZ、ZCK等众多国外知名企业提供配套。
据苟明介绍,CES今年的25万台后处理系统的年销量中,有90%左右来自国内市场,另10%是来自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海外市场。从整车企业数据来看,搭载康明斯发动机的业务超过60%,非康的业务占了30%以上。在排放标准方面,目前CES大约70%是国四产品,30%左右是国五以上产品。
产品的可靠性高、匹配性好无疑是非康整车企业选择康明斯排放处理设备的重要原因。今年CES在非康业务上增长迅速,主要包括东风和解放等。
■ 技术优势 力求持续领先
除排放法规升级的大趋势和客户的支持,康明斯后处理设备销量的快速增长,还得益于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本身的独有优势。
作为全球领先的排放处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凭借先进的技术研发手段和丰富的全球配套经验,在美国、中国、印度、英国、巴西和南非拥有关键运营机构,为全球整车企业、发动机初装和改装客户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满足全球日益严格的多样化排放标准。康明斯能够提供全系排放处理解决方案,包括选择性还原催化器(SCR),柴油氧化催化器(DOC),部分流催化器(PFC)和柴油颗粒捕集器(DPF)等,可兼容从2.8L至95L的各种发动机平台,应用覆盖中重型卡车、轻型卡车、中重型客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及大马力发电机组等。
据CES销售市场服务总监柴永全介绍,CES了解每一位客户都有其特殊性,通过深刻了解客户的应用需求,给客户提供完备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其主要竞争优势包括:前瞻的设计开发能力,成熟的配套产品集成能力,先进的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创新的零部件设计和生产能力等。
康明斯并不满足于现有产品的技术领先,而是力求持续领先的技术优势。因此,目前CES已经开始国六排放阶段的技术储备了。“小型化、高转化率、降低噪声及平台化这几个方面将是CES未来换代产品最重要的核心。”柴永全透露,CES未来的新产品,包括新型的DPF;将矾基改为铜基的SCR涂层,转化效率可以从75%提升至超过95%;采用U型设计的集成式单体后处理器,更可大幅降低产品总重和体积。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