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为7.22L/100km,达标值为7.22L/100km,实际值为7.03L/100km,成为2015年平均油耗达标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之一。为面对不断加严的油耗法规,汽车企业正在采取和应用哪些技术手段?效果如何?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动力传动匹配所副所长蒋平日前接受了《中国汽车报》的独家专访,分享了长安汽车近年来的相关工作经验。
蒋平坦言,由于发动机控制系统、怠速起停系统、增压器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际零部件供应商手中,未来中国自主品牌在相关技术升级上还将面临巨大风险。同时,以电动化为代表的汽车能源多样化,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面对这些未知的风险,长安汽车已经开始提前布局。
面对成本上升问题,蒋平表示,多年来,长安汽车开展了平台化、通用化和模块化建设工作,致力于节能技术平台化开发和大批量应用,其成本正不断摊薄。结合用户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相信成本问题在将来能得到解决。
在技术路线方面,蒋平介绍,目前长安汽车从整车、动力、新能源和循环外技术等方面入手,整车、动力总成以及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对企业平均油耗降低的贡献率将分别不低于14%(含鼓励技术应用)、12%及4%,较现在共计节油30%以上,根据总体进度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投放以达到2020年的燃料消耗量目标;在传统动力节能领域,长安汽车加大涡轮直喷增压发动机规模化应用,中型及以上车型将从2017年开始配装7DCT、8AT变速器;在能量管理方面,长安汽车正在研发48V系统平台,可以实现高级怠速起停、制动能量回收、加速助力、智能电源管理等功能,百公里油耗降低12%以上。蒋平透露,长安汽车锂电池、电机、驾驶性匹配及整套系统可靠性已经验证充分,不久将配装在长安汽车的经典车型逸动上。
谈到自主品牌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油耗法规,蒋平建议,自主品牌间应深入合作,共同投资研发,突破关键技术。正如日本八大汽车公司联合研发环保发动机一样,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只有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充分合作,才能真正把中国汽车做大做强。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