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利润1台抵40台 玉柴合资生产超大马力发动机

发布时间:2016-02-23 15:50|栏目: 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2月19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玉柴股份”)与德国MTU菲德列斯哈芬股份责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TU”)签署合资协议,在广西成立一家股权比例为50:50的合资公司——玉柴安特优动力有限公司,并将独家引进MTU的S4000系列发电机组发动机技术,年产1500台,合资公司计划于2017年正式投产。
  

    玉柴股份董事长晏平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一句话点明合作用意:“与MTU合作是玉柴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一步,S4000发动机销量一万台的利润与现在玉柴销售40万台发动机相当。”迈向国际市场,就必须引进国际先进的内燃机制造技术,玉柴在稳定卡客车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非道路领域,目前玉柴非道路产品销售量占玉柴股份总量超过30%,未来将达到40%。
  MTU是谁?
  对于内燃机行业内人士来说,MTU这家公司名气响当当。但对于普通百姓,它倒有些生疏。
  不过,MTU现在的母公司,世界一流的海、陆、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你一定不会陌生。曾与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同为一体的兄弟公司劳斯莱斯(Rolls-Royce,两者英文同名,汉译不同)你更不会陌生。
  

    MTU在制造非路用大功率发动机方面有上百年的专业经验,其广泛的产品组合涵盖船舶、工程机械、军工国防、石油及天然气服务、柴油发电系统、天然气发电系统及中高速发动机喷射系统等市场领域。其发动机产品具有大马力、高品质、技术先进等特点,远销世界各地,特别是船舶动力及发电机产品享有较高市场声誉。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CEO多乐博士(Dr.Uirich Dohle)说:“MTU有10%的销售额来自于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江苏苏州设有小功率发动机制造厂,在山西设有一家发动机合资企业。选择玉柴是因为玉柴在中国市场拥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和较强的研发制造能力。”
  合作内容是什么?
  玉柴与MTU将发挥双方在技术、生产、市场、服务等方面的各自优势,共同开拓中国及海外高端、高速、大马力发动机产品市场。这是双方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合资公司采用MTU完整的产品技术和生产制造技术,逐步对发动机零部件进行国产化,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市场推出符合中国T3排放法规、输出功率范围为1400kW至3490kW的发动机,其主打中国的非道路用发动机市场,特别是发电机和油气田应用领域。
  玉柴股份董事长晏平致辞
  

    “双方反反复复交流了两年的时间,在签订的协议中针对合资公司研发体系、销售体系、国产化进程、核心技术认定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晏平对记者说。MTU将会通过玉柴股份目前现有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更好的开拓中国市场,同时玉柴股份通过全球市场向客户证明其发动机产品技术的先进性。
  广西玉柴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与规划高级总监钟玉伟表示,与MTU的合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合资公司将投资建立全新的生产线,并从MTU、玉柴股份和中国供应商采购相关零部件,今年底或明年初S4000样机落地,到2019年实现国产化率60%以上,初期产品主要应用到发电机组领域。第二阶段,双方将会进一步加大合作,将产品拓展到船舶市场,重点提升气体机、高速艇、重型工程设备等领域的内燃机制造研发能力,并有可能进一步开发直列六缸机型。
  据了解,玉柴早已经开始了S4000系列发动机供应商的优选工作,尽快帮助供应商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签约仪式期间,玉柴还与MTU公司签订首批50台发动机意向订单、与OEM客户签订首批销售订单。
  玉柴目前发电动力主要集中在1500kW以下,无法满足1500kW以上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马力的需求逐步明显。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表示,玉柴与MTU的合作是国内老牌与国际顶尖内燃机企业的强强联合,玉柴充分利用国际优势资源,补国内行业短板,填补了国内内燃机行业大马力、高转速发动机领域的空白。引进MTU研发、管理技术,是对玉柴走国际化路线的支撑,暨提高玉柴国际品牌知名度,又降低MTU产品价格。
  瑞昌哥尔德发电设备(无锡)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桂对记者说:“在大马力高速柴油机市场,MTU具有相当高的市场认可度。玉柴与MTU合作,合资生产S4000系列发动机,可以降低MTU产品市场价格。按照其他进口发动机国产化后的价格变化来看,我们期待MTU产品在未来几年全面国产化后价格降低15%~20%。”据悉,瑞昌哥尔德此次签约了6台S4000系列发动机,主要用于石油石化、火电、楼宇发电机组,今年还有更多的采购计划.

加入收藏
加入会员请咨询服务与发展部电话:010-68535680
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统计工作部电话:13699188605,非报送数据企业请咨询中内协办公室电话:010-68532870。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36

电话:010-6853287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42625号-1

网站地图